鼓包是增强层局部失去束缚后向外凸出的典型缺陷,根源主要在以下工艺环节:① 编织角度偏差——标准规定钢丝编织角应为54°44′,若角度过小则轴向抗拉不足,过大则周向抗压下降,均会在高压下产生局部鼓胀;② 胶层与钢丝黏着力不足——硫化前钢丝表面未进行镀铜或磷化处理,或橡胶配方中粘合剂含量低,导致层间剥离强度<3 kN/m;③ 管壁厚度不均——挤出时芯棒偏心会使内胶最薄处低于设计值20 %以上,导致该处最先屈服;④ 欠硫或过硫——硫化程度不足则交联密度低,胶层易被油液溶胀;过硫则橡胶脆化,微裂纹迅速扩展。工厂可通过X光在线检测钢丝排列、采用激光测厚仪逐根扫描壁厚,并对每批次进行脉冲试验(1.33×工作压力,保压30 s无鼓包)验证工艺稳定性